肠道微生物与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
2017-12-21 紫雪斋文化 勇葆健康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格尔森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格尔森等人强调,情绪的很大部分受肠道神经系统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肠道微生物平衡将是日后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一个关注点。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肠道微生物】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一组以不能通过休息得到缓解的疲劳为主要特点,并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常规检查没有异常发现,无法归入已知任何疾病的综合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呈日益增高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此病危及世界人口的20%—25%。因此,CFS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临床研究发现,CFS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黏膜免疫异常, 循环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与健康被试者相比,CFS患者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包括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减少,粪链球菌则大量增加。另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还可能与CFS患者的认知及情绪状态,特别是焦虑有一定的关系。
【抑郁症与肠道微生物】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是情感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缺乏及意志行为减退,还包括有不适宜的负罪感、自杀念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障碍等症状。
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难治愈和高复发率等特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抑郁症是全球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世界十大医疗疾病负担中排名第四,到2020年可能上升到第二位。在中国,1998年抑郁症已经占据疾病总负担的第二位,虽然预计到2020年将会降至第三位,但其所占比重仍然在增加,从6.9%上升到7.2%。
抑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目前,关于抑郁发生机制的假说很多,但大都只能解释某些方面的原因,除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个性特征等心理学解释,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的假说主要有: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假说、BDNF假说以及细胞因子假说等。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的肠道与抑郁密切相关。其中,在这个总面积达200平方米的肠道中的1000多种细菌更是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在很早以前,医生就发现,人类在感染了梅毒、链球菌之类的病原体后,如果不进行治疗,人就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以前一些归咎于神经或心理缺陷的精神疾病,其实是微生物引起的。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感染本身不会中断大脑发育,而是由感染引起的身体免疫反应影响到了神经系统,并造成伤害。
目前,研究肠道菌群失衡与抑郁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推断:
1、抑郁与色氨酸代谢有关。微生物可能影响色氨酸的代谢,通过激活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使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途径而耗尽色氨酸,5-羟色胺水平降低(色氨酸是5-羟色胺的前体,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人类一系列行为问题有关),从而引发抑郁,犬尿氨酸途径还会产生一些神经毒性的代谢产物,如喹啉酸,能够损害神经;
2、肠道菌群影响宿主的营养吸收和代谢,比如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而研究发现,果糖吸收不良与抑郁症的早期标志有关;
3、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引起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形式的应激,不管是心理社会的还是生理物理的,都能够改变肠道菌群,引起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双歧杆菌对应激尤其敏感。菌群的改变,引起宿主炎症反应,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改变神经递质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性增强,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低的海马BDNF水平与抑郁和焦虑行为有关),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个体出现抑郁症状,这些反过来又降低个体应对心理和生理应激的能力,使更容易遭受应激性生活事件,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调整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新的方法或者辅助治疗方法,但具体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充实。